
为什么新加坡这么注重 “多元种族教育”
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多元种族文化的地方,共有4个官方语言,英语、汉语、印度人的泰米尔语、马来人的马来语。 新加坡的历史是从西元1800年开始,在初期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叫做来福士,他把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转化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中转站。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,前总理李光耀接任后,新加坡迈向了独立。在独立的过程中,李光耀深刻地认识到,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地方,它必须要有这个一个共同的语言能够创造出和谐良好沟通,友善共存的环境,来促进整个国家接下来的发展。 新加坡核心的教育理念,Thingking Schools, Learning Nation——要为人民建造适合适性发展的学校,目标是让整个国家不断地学习,并且继续向前进步的。在新加坡所有学校的教育目标,就是希望能够为每一个学生带出他最字放大,而且让每一位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。新加坡发展至今,总共有超过360所的学校,在全国,共有超过33,000名的教育工作者,在教育上年度的预算超过将近12万亿元,投入非常之大。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 2012年新世纪教育的引进,强调以学生为中心,培养素养以及价值观的素质教育,以学生个人能力与潜质去做学生中心的发展。 简言之,新加坡的教育特点: 1. 原则上新加坡基础教育时间为10年; 2. 小学的学制跟以前的中国教育体制是一致的,需要读6年; 3. 中学的学制需要根据离校测验来决定,可以选择4年或者5年的中学。 完成中学课程后,学生可以选择初级学院(Junior College)或者是大学预科班,在分流教育上,同学可以选择专职技术教育或者高等学府。新加坡有5所大学可以供中学生去做接下来高等教育升学的选择。 在新加坡的教育系统里面,小学升到中学十分关键,有一个离校测验,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学科素质以及学习能力。根据这个测验,家长可以去选择适合学生的分流教育,学得快的孩子,当然他可以进直通车教育直升;有的孩子去读4年的标准教育学制;还有的孩子可能需要比较多的时间,可能会选择5年学习方式,完成中学学习。 01 小学教育特点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,主要目标是希望能够为学生做好准备,迎接未来。在新加坡的孩子必须要读小学,6年强制性的教育。在学科能力上,有两种语言能力以及数学基础能力培养。针对语言部分,在小学教育里注重双语母语教育。 除了数学必须学习外,还十分重视道德教育、美术手工、音乐以及体育。在小学六年级,年底的时候需要参加高校考试。(在新加坡1月是学年的开始,年底大约10 11月学期结束)学生是需参加PSLE考试,(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)这个测验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它是它第一道的分类考试。 小学学习主要有分三大模块,语文(人文与艺术),社会科学通识(美术与音乐),数理(数学科学)。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希望能够培养21世纪的一个全方位精英,能够把各个孩子的潜能放大,达到四大方向,能够让孩子充满自信,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才;能够培育孩子自发学习的精神;能够积极地去贡献,奉献自己;以及具有良好的国民意识,能够成为一个有素质的公民。同时,通过学科上的项目,课堂上的学习,希望能够增强孩子们的沟通技巧,以及通过基础科学的培养,能够训练出孩子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。能够让孩子获得5大价值观,它能够有自我意识,是一个独立的一个个体,开始有自我批判的能力,培养他自我管理,负责任的态度,在小学阶段能够做适合自己程度的决定,还有交朋友,去做很好的关系管理,跟老师跟家人跟同学的相处,然后更进一步的培养社会意识。 02 坚持培养孩子双语能力 前总理李光耀认为双语教育十分重要,English for trade, mother tongue to preserve identity,英语其实是用来做贸易的,是一个共同的语言。在这样多种族的一个社会当中,虽然说用推行英语为官方语言,其实并不希望去磨灭各个种族的独特性以及种族的认同性,更多的是用英语当作一个共同语言,加速国家继续进步的效率。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忘本,也就是对母语教育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,是需要在学科几个方面去努力,去保存的。 很多时候,在新加坡常碰到来自国内的爸爸妈妈,他们对我说:“唉,这个新加坡毕竟是70%都是华人的社会,我的孩子在新加坡学习英语会不会有困难呢?”从1965年,李光耀前总理就十分积极大力推动双语教育,所有新加坡人在小学的时候就必须要学英语,因为他的共同贸易语言即英语,这也造就了新加坡是一个说英语的国家。因此,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学习英语的问题。 当然,环境对语言的影响是极大的,在新加坡思考的语言是以英语为主。大脑就会很聪明的适应这个语言环境,他就会知道,既然不需要用中文,那我就不用这么的积极的去理会我的中文能力了,所以新加坡双语教育的状态,很好地培养了大脑既不忘记母语,同时又会反复使用英语。 03 学校教育方针 在学校里,除了推广学科教育、双语教育之外,在学生价值观上的培养也十分重要,希望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。在新加坡有70%华人,全球这么多的孔子学院,对于儒家思想的文化是非常重视的,所以在学校也是有加强的这方面的学习。在课外的活动上,就相对比较均衡。 另外,学校也十分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,他能不能去灵活运用以及知识面是不是够广,在小学教育而言,我们希望孩子他能够很均衡的就三大学习模块去增加知识的广度。同时,在小组的作业上看孩子是不是能够做好团队协作,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,学校也会透过小组作业,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能力,老师都会根据这些进行评估与观察,那么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够培养其自主性与独立性,然后加深他之后在中学以及大学上的学习之路能够走得更平稳。 04 教育的分流办法 […]
Uncategorized